如何從 Google 搜尋結果中刪除 LIHKG 負面 post 連結?

如何從 Google 搜尋中刪除 LIHKG 負面連結?終極指南 (含策略與案例分析)
面對LIHKG討論區上的負面內容出現在Google搜尋結果中,確實令人困擾。雖然「完全刪除」有其限制,但這份終極指南將詳細說明所有可行策略、步驟、替代方案,並包含成功案例分析,助你有效管理網路聲譽。
核心認知:源頭刪除優先於 Google 移除
- Google 是搜尋引擎: 它主要索引網路上的現有內容。要讓連結從Google消失,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原始內容在LIHKG上被刪除。
- 移除Google連結 ≠ 刪除源頭內容: 即使成功移除Google連結,原始內容若仍存在於LIHKG,仍可能通過其他方式被找到。
📌 策略一:從源頭刪除 – 直接聯絡 LIHKG 平台
這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
- 找出具體連結與內容:
- 精確記錄目標LIHKG帖文的完整URL連結。
- 清楚標示需要刪除的具體樓層或回覆(如有需要)。
- 截圖保存相關內容作為證據(非常重要)。
- 判斷刪除依據:
- 侵犯版權: 內容未經授權使用了你的原創作品(文字、圖片、影片)。
- 揭露個人私密資料: 包含你的身份證號碼、住址、電話號碼、醫療紀錄、銀行帳戶等敏感個人資料(此法規依據較有力)。
- 誹謗或虛假陳述: 內容涉及不實指控、惡意誹謗,對你造成名譽損害(需有證據證明虛假性,平台處理標準較嚴)。
- 違反LIHKG自身服務條款: 例如涉及人身威脅、仇恨言論、非法活動等(需符合平台定義)。
- 正式提出刪除請求:
- 聯絡郵箱:
- 主要管道:
[email protected]
(最常用於用戶支援、內容查詢) - 次要/一般查詢:
[email protected]
- 主要管道:
- 郵件內容要點:
- 明確主題: 「請求刪除違規內容 – [帖文標題/URL]」
- 自我介紹: 簡要說明你的身份(事主、版權持有人等)。
- 詳述內容: 提供完整的帖文URL連結,明確指出需要刪除的具體樓層或回覆編號。
- 刪除理由: 清晰陳述內容為何應被刪除(引用上述依據:版權侵犯、揭露個人私密資料、誹謗虛假、違反服務條款)。提供具體證據(如版權證明、個人資料被揭露的截圖、證明內容虛假的證據)。
- 法律依據 (如適用): 特別是涉及個人私隱時,可提及香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 要求行動: 明確要求LIHKG刪除該特定內容。
- 提供聯絡方式: 姓名、電郵、電話(方便後續溝通)。
- 附上證據: 將相關截圖、證明文件作為附件。
- 語氣: 保持專業、冷靜、有理有據。避免情緒化言語。
- 範例結構:
- 主旨:請求刪除含個人私密資料內容 – [帖文標題] / [帖文URL]
- LIHKG 支援團隊您好,
- 本人 [你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為 [XXXXXX],是以下帖文中被討論的當事人。我發現貴平台上的以下帖文內容涉及未經本人同意公開披露我的個人私密資料,具體包含我的完整身份證號碼「[顯示號碼]」及住址「[顯示地址]」,此舉已嚴重侵犯我的個人隱私。
- 違規帖文連結:
[完整的LIHKG帖文URL] - 具體違規內容位置: # [樓層號碼] 樓 (由用戶 [用戶名] 發布)
- 違規性質: 未經授權披露個人私密資料,違反香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亦違反貴平台服務條款中關於禁止發布他人敏感個人資料的規定。
- 證據: 請參閱附件截圖,清晰顯示本人身份證號碼及住址被公開。
- 根據香港法律及貴平台政策,此類披露個人私密資料的內容應予刪除。本人鄭重要求貴平台立即移除上述連結中指定的違規內容 (#[樓層號碼] 樓)。
- 懇請儘快處理並回覆。如需進一步資料驗證本人身份,請隨時透過 [你的Email] 或 [你的電話號碼] 與我聯絡。
- 謝謝關注。
- 此致,
- [你的全名]
- [聯絡電話]
- [日期]
- 聯絡郵箱:
- 耐心等待與跟進:
- LIHKG處理請求需要時間,可能數天至數週。
- 保留郵件發送記錄。
- 若一至兩週未獲回覆,可嘗試用同一郵件內容再次發送跟進。
🗂️ 成功案例分析 (源頭刪除):
- 案例背景: 張先生發現LIHKG某帖文#15樓惡意公開其身份證號碼及前僱主的虛假貪污指控。
- 行動: 張先生蒐集截圖證據,撰寫正式請求信至
[email protected]
,強調內容涉個人私隱外洩及虛假誹謗,違反《私隱條例》及平台規則。 - 結果: 經兩次郵件溝通並提供身份證明後,LIHKG於10天內刪除該#15樓內容。
- 關鍵成功因素: 明確違規點(個人資料)、具體證據、引用法規與平台條款、專業溝通。
⚖️ 策略二:透過法律途徑與香港政府機構協助
此策略適用於涉及嚴重違法(如刑事誹謗、恐嚇、深度偽造)或明確侵犯個人資料私隱的情況。
- 向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 (PCPD) 投訴:
- 適用情況: 當LIHKG上的內容未經同意披露你的個人私密資料(如身份證號碼、住址、醫療記錄、財務資料等)。
- 依據法例: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 如何投訴:
- 訪問PCPD網站: https://www.pcpd.org.hk
- 下載並填寫「投訴表格」。
- 提供詳細資料:涉事帖文連結、被披露的個人資料內容、證據(截圖)、你已嘗試聯絡LIHKG但未解決的證明(如有)。
- 清楚說明該披露如何違反《私隱條例》(例如:資料的使用與當初收集目的不符、未獲當事人同意等)。
- 提交方式:郵寄、傳真或電郵 ([email protected])。
- 公署角色: PCPD會調查投訴。若認定LIHKG作為資料使用者違反條例,可發出「執行通知」,要求其糾正(包括刪除相關個人資料)。PCPD本身無直接刪除權力,但具法律約束力。
- 報警及尋求法庭命令:
- 適用情況: 內容涉及刑事罪行,例如:
- 刑事誹謗
- 勒索
- 恐嚇
- 發布淫褻及不雅物品(如未經同意發布私密影像)
- 煽動暴力或仇恨
- 侵犯版權(大規模或商業性質)
- 步驟:
- 收集所有證據(截圖、錄影、URL)。
- 向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 (CSTCB) 報案。
- 警方調查後若認為有足夠證據,會採取行動,可能拘捕發布者。
- 關鍵步驟: 若案件成立,可透過律師向法庭申請禁制令 (Injunction),命令發布者刪除內容,或命令網路服務提供商(包括LIHKG)封鎖/刪除該非法內容。取得法庭命令是要求平台或搜尋引擎移除內容的強力依據。
- 適用情況: 內容涉及刑事罪行,例如:
- 其他政府部門 (視內容性質):
- 通訊事務管理局 (OFCA): 主要監管電訊和廣播,對互聯網內容權限較少,除非涉及電訊相關犯罪。
📊 政府協助管道比較表
機構名稱 | 適用情況 | 可採取行動 | 移除效力 |
---|---|---|---|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 (PCPD) | 個人私密資料外洩 | 調查後發執行通知要求平台刪除 | ★★★☆ (具法律約束力) |
警務處 (CSTCB) | 涉及刑事罪行內容 | 調查、逮捕,協助取得法庭命令 | ★★★★ (結合法庭命令效果強) |
法庭命令 | 任何違法內容 | 直接命令平台/發布者刪除 | ★★★★★ (最強制性) |
🔍 策略三:直接請求 Google 移除搜尋結果連結
如果無法刪除LIHKG源頭內容,可嘗試要求Google將該連結從搜尋結果中移除。Google提供特定管道:
- 基於「被遺忘權」移除個人聯絡資訊 (推薦):
- 適用情況: 搜尋結果中的連結包含你的敏感個人聯絡資訊,且該資訊被公開在LIHKG上。
- 符合條件資訊: 身份證號碼、銀行帳戶、信用卡號、手寫簽名圖像、醫療紀錄、聯絡資訊 (地址、電話、email) 等。
- Google移除表單:這是成功率較高的方法!
- 前往 Google 的「移除個人聯絡資訊」表單:
https://support.google.com/websearch/troubleshooter/9685456
(在”建立新的移除要求”下選擇適當選項)。 - 選擇「從 Google 搜尋結果中移除含有我個人聯絡資訊的網頁」。
- 準確填寫你的個人資料、要移除的LIHKG連結URL。
- 清楚說明: 指出該LIHKG頁面具體包含你的哪些敏感個人聯絡資訊(例如:”該連結的#5樓包含我的香港身份證號碼 [號碼] 和我的住家地址 [地址]”)。
- 提供搜尋關鍵字(例如你的名字)。
- 可能需要提供身份證明文件(如身份證,遮蔽其他不相關資訊,只顯示名字和照片部分)。
- 前往 Google 的「移除個人聯絡資訊」表單:
- 處理時間: Google會審核,符合條件者會移除,通常幾天內有結果。這不影響LIHKG上的原始內容。
- 基於法律原因提交移除請求:
- 適用情況: 內容涉及誹謗、侵犯版權或其他法律問題,且你已獲得香港法庭命令要求刪除該內容。
- Google移除表單: 使用 Google 的「移除法律問題內容」表單:
https://support.google.com/legal/troubleshooter/1114905
- 關鍵: 必須上傳有效的法庭命令副本。僅憑指控或律師信通常不夠。
- 基於版權問題提交移除請求 (DMCA):
- 適用情況: LIHKG上的內容未經授權使用了你的受版權保護作品(如你撰寫的文章、拍攝的照片/影片)。
- Google移除表單: 使用 Google 的「著作權侵害內容移除」表單:
https://support.google.com/legal/troubleshooter/1114905#ts=1115658%2C1282900
- 要求: 需提供版權證明、侵權內容連結、聲明等。移除的僅是Google搜尋結果連結,源頭內容仍在LIHKG。
⚠️ 注意: Google 對於移除純粹是負面、尷尬但不違法或不含敏感個人資料的內容(例如:批評、負面評價、爭議性討論),通常不會批准移除請求。言論自由是Google的重要原則。
🗂️ 成功案例分析 (Google移除):
- 案例背景: 李小姐的姓名搜尋結果中出現LIHKG連結,該帖#3樓惡意公開其手機號碼及住址。
- 行動: 李小姐透過Google「移除個人聯絡資訊」表單提交請求,明確指出該樓層洩露的個人資料,並附上截圖證明。
- 結果: 3天後Google將該連結從搜尋結果中移除。
- 關鍵成功因素: 內容確實包含敏感聯絡資訊、精確提供違規位置、迅速行動。
🌐 策略四:無法刪除時的強力替代方案 – SEO 聲譽管理
當源頭刪除和Google移除都不可行時(例如:內容屬主觀意見但未違法),「SEO聲譽管理」是最務實且有效的長期策略:創造正面或中性內容,將其排名推高於負面連結,降低其可見度。
- 建立高品質、相關的內容資產:
- 個人專業形象:
- LinkedIn 個人檔案: 保持更新、專業、完整。積極建立人脈、參與討論、發布行業見解。
- 個人網站/部落格: 建立以你姓名或品牌命名的網站。定期發布與你專業領域相關的高質量文章、作品集、成就分享。這是最重要的自有平台。
- 專業線上履歷平台: 如 CakeResume。
- 社群媒體:
- Facebook 粉絲專頁 (如適用): 分享專業活動、正面資訊。
- Instagram / Twitter (X): 展示專業或興趣相關的正面形象。
- YouTube 頻道: 分享專業知識、教程。
- 其他平台:
- Medium: 發布深度專業文章。
- 新聞稿網站: 如有獲獎、新職位、公益活動等,可發布正式新聞稿 (需成本)。
- 參與論壇/問答網站: 在如知乎、Dcard (相關板塊) 等平台,以專業身份提供有價值的回答,建立權威形象。
- 個人專業形象:
- 針對性優化內容 (SEO):
- 關鍵字研究: 確定人們搜尋你名字或品牌時常用的關鍵字(例如:”[你的名字] 律師”、”[公司名] 評價”)。
- 在標題、描述、內容中自然融入關鍵字: 特別是在個人網站、LinkedIn、部落格文章中。
- 建立內部連結: 在你控制的各個平台(如個人網站的不同文章間)互相連結。
- 獲取高品質外部連結: 這是提升排名的關鍵。
- 爭取相關行業網站、新聞媒體、部落格提及你或你的內容並連結回來。
- 撰寫客座文章。
- 參與有價值的合作項目。
- 積極管理與互動:
- 定期更新內容: 保持你的網站和社群媒體活躍。
- 回應正面互動: 展現積極形象。
- 鼓勵正面評價 (如適用): 如果是企業,可在Google My Business、相關評論平台鼓勵滿意客戶留下評價。
- 監控搜尋結果:
- 定期用你的名字和相關關鍵字在Google搜尋。
- 使用免費工具(如Google Alerts)或付費聲譽監控服務。
📈 SEO 壓制策略執行時間表

🗂️ 成功案例分析 (SEO聲譽管理):
- 案例背景: 陳先生創業後,舊員工在LIHKG發布不滿帖文佔據搜尋首頁,內容未違法故無法刪除。
- 行動: 陳先生建立專業網站發布產業分析,每月在Medium寫2篇深度文,優化LinkedIn檔案,主動參與行業論壇,並爭取到3個業內網站連結。
- 結果: 4個月後,其個人網站、LinkedIn、Medium文章佔據搜尋首頁前5名,負面LIHKG連結降至第2頁。
- 關鍵成功因素: 持續產出高質內容、多重平台佈局、策略性連結建設。
📌 總結與關鍵建議
- 源頭刪除優先: 盡全力透過
[email protected]
聯絡LIHKG,特別是內容涉及個人私密資料或明顯違法時,提供充分證據和依據。 - 善用Google移除工具: 若連結含敏感個人聯絡資訊,立即使用Google「移除個人聯絡資訊」表單。版權或法庭命令移除需滿足特定條件。
- 法律途徑是強力後盾: 對嚴重違法(刑事誹謗、恐嚇、深度偽造)或明確侵犯個人私隱資料,果斷向PCPD投訴或報警,目標是取得法庭命令。
- SEO聲譽管理是長期解方: 當刪除不可行時,積極建立並優化高品質的正面內容資產,透過SEO將負面連結擠出搜尋結果首頁。這是最可靠、自主性最高的策略,需耐心和持續投入。
- 尋求專業協助: 情況嚴重或複雜時,諮詢熟悉香港網路法、隱私法和SEO聲譽管理的律師或專業顧問。
- 保持證據: 在任何溝通和投訴過程中,保留所有郵件、截圖、文件副本等完整記錄。
- 耐心與堅持: 刪除和聲譽管理都需要時間和持續的努力,極少能一蹴可幾。
💡 重要提醒: 網路資訊擴散力強,預防勝於治療。定期監控自己的網路足跡,謹慎管理個人資訊公開程度,是保護聲譽的根本之道。若不幸遇到負面內容,冷靜分析、選擇合適策略、持續行動,是有效管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