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我們致力於解決企業、品牌和個人在網路上的危機公關與聲譽管理等問題。CRG 是一家以結果為導向的技術與法律機構,致力於刪除網路各種負面內容,如負面新聞刪除、論壇文章刪除、討論區惡意中傷檢舉、社群媒體內容舉報、Google 搜尋結果移除及其他搜尋引擎內容移除等,除此之外我們還提供緊急服務(立即危機處理,下架新聞,移除內容,刪除負評),從創建和提升聲譽到修復和維護聲譽,現在就立即聯繫我們專家以為您服務。

形象牆

聯絡方式

中國、香港、澳門、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法國等20+國家

+852-54843349

Dcard 負面內容刪除 負面文章刪除

Dcard 醫美板的負面文章可以刪除嗎?如果沒有違反板規還能刪除嗎?

Dcard 醫美板負面文章處理終極指南:刪除、申訴與 Google 移除策略

在 Dcard 醫美板上看到關於自己或相關機構的負面文章,確實令人困擾。這些文章可能影響個人聲譽或商家業績。本指南將詳細解析以下關鍵問題:

  1. 負面文章可以刪除嗎?
  2. 如果沒有違反板規還能刪除嗎?
  3. 如何申訴?需要準備什麼資料?
  4. 如果不能刪除,是否能從 Google 搜尋結果中移除?
  5. 成功案例參考與實用建議

一、 Dcard 醫美板負面文章可以刪除嗎?

答案:不一定。主要取決於文章是否「違反 Dcard 站規或醫美板板規」。

  • 可以刪除的情況:
    • 明確違規: 文章內容涉及:
      • 人身攻擊、侮辱、誹謗: 使用不堪字眼辱罵特定個人或診所/醫師,或散布不實指控。
      • 洩露個人資料: 未經同意公開他人真實姓名、身份證字號、電話、地址、病歷資料等。
      • 商業廣告/業配文: 未依規定標示或偽裝成心得文的廣告。
      • 無關板旨: 內容與醫美完全無關。
      • 重複發文/洗板: 短時間內重複張貼相似內容。
      • 盜用他人圖文: 未經授權使用他人照片或文字。
      • 違反法律: 內容涉及恐嚇、勒索、煽動犯罪等。
      • 其他明確違反 Dcard 站規 或 醫美板板規 的行為。
    • 發文者自行刪除: 發文者可能因各種原因(例如:已與當事人和解、覺得不妥、被檢舉後壓力)自行刪除文章。這是最直接的方式,但取決於發文者意願。
  • 難以刪除的情況:
    • 「主觀負評」但未明確違規: 這是最常見也最棘手的狀況。
      • 文章內容是發文者親身經歷的感受(例如:覺得效果不好、價格太貴、服務態度冷淡、術後恢復不如預期),即使措辭強烈(如「後悔」、「不推薦」、「踩雷」),只要沒有涉及上述的「人身攻擊/誹謗」或「洩露個資」,通常被視為「個人經驗分享」或「消費心得」。
      • Dcard 作為平台,原則上尊重用戶的言論自由和經驗分享權利,不會僅因為內容是負面或當事人不喜歡就刪除。否則平台就失去討論和分享真實意見的意義。
      • 醫美服務本身具有主觀性,效果和滿意度因人而異,平台方難以介入判定「事實真偽」或「感受是否合理」。

二、 如果沒有違反板規還能刪除嗎?

答案:透過 Dcard 官方管道「強制刪除」非常困難,但不是完全沒有其他途徑。

  1. 溝通發文者:
    • 最推薦的初步方式。 嘗試透過 Dcard 站內信或文章留言(若開放)理性、誠懇地與發文者溝通。
    • 了解訴求: 詢問對方不滿的具體原因?是否有誤會?
    • 表達立場: 說明文章對你造成的影響(避免指責或威脅語氣)。
    • 尋求解決: 提出解決方案(例如:願意提供後續服務改善、退款(需謹慎評估)、或懇請對方基於某些原因考慮刪文或修改部分內容)。
    • 注意: 態度至關重要。咄咄逼人或威脅可能適得其反,甚至被對方截圖公開,引發更大公關危機。「和解」是讓發文者自願刪文最有效的方式。 (成功案例1)
  2. 「檢舉」按鈕 (再嘗試):
    • 即使你認為未明顯違規,仍可嘗試詳細填寫檢舉理由。
    • 重點在於「具體指出」可能違規之處: 例如:「文中第X段提及本人全名『XXX』,已涉及洩露個人資料」;「文中稱本人為『庸醫』、『詐騙集團』,已構成公然侮辱/誹謗」;「該帳號連續發佈多篇相似內容攻擊特定診所,疑似惡意洗板」。
    • 提供你的證據(如個資被曝光的截圖、能證明誹謗不實的資料)。
    • 檢舉結果仍由板主或站方判定,成功率取決於你舉證的力度和是否確實踩到違規紅線。
  3. 法律途徑 (最後手段):
    • 如果文章內容確實構成「誹謗」(刑法第310條) (意圖散布於眾,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不實」事項) 或 「公然侮辱」(刑法第309條),或嚴重侵害隱私權、名譽權(民法第184條、第195條),且造成重大損害,可考慮採取法律行動。
    • 步驟:
      • 蒐證: 完整保存文章、留言截圖(最好有公證)。
      • 諮詢律師: 評估提告(刑事告訴或民事求償)的可行性與勝訴機會。律師可協助發「存證信函」要求對方刪文或道歉。
      • 報警或提告: 若決定提告,可向警察機關報案(刑事)或向地方法院提起自訴/民事訴訟。
      • 聲請「假處分」: 在訴訟過程中,可向法院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要求Dcard暫時下架該爭議文章(需提出緊急且難以彌補損害的證明,由法官裁定)。(成功案例2)
    • 注意: 法律途徑耗時、耗力、耗費金錢,且需有明確的違法事證。針對「主觀感受」的負評,法院通常也難以認定構成誹謗。此為成本最高的方式。

三、 怎麼申訴?需要準備什麼資料?

此處的「申訴」主要指向 Dcard 官方提出的正式「檢舉」或溝通。

  1. 申訴/檢舉管道:
    • 文章內的「檢舉」按鈕: 最常用管道。點選文章右上角或下方的「檢舉」按鈕。
    • Dcard 站方客服信箱: [email protected] (適合較複雜或檢舉後未獲滿意處理的狀況)。
    • 醫美板板主: 可嘗試透過站內信聯繫板主(但板主權限主要在依板規管理,刪文權限最終仍在站方,且板主通常很忙)。
  2. 申訴/檢舉必備資料:
    • 明確的目標文章連結: 提供完整的文章網址(URL)。
    • 具體的違規事由: 清楚說明該文章違反了哪一條 Dcard 站規或醫美板板規。切勿只寫「這是誹謗」、「內容不實」,要具體指出哪段文字違反什麼規定(例如:該句「XXX診所根本是詐騙集團」為不實指控且用詞已構成誹謗;文中公開了本人手機號碼09XX-XXX-XXX,侵害個人隱私)。
    • 相關證明文件:
      • 身份證明: 如果你是當事人(被指名的個人或診所/商家代表),通常需要提供身份證明(如身份證、公司登記證明)以確認你是利害關係人。注意保護個資,可遮蓋部分資訊,僅提供必要部分給Dcard核實。
      • 權益受損證明: 若涉及商譽損害,可提供潛在影響的說明(如:客訴增加、退訂紀錄等,非絕對必要,但能強化訴求)。
      • 反證資料 (針對不實指控): 如果文章內容有具體且可證偽的不實陳述(例如:指控你無醫師執照、使用非法藥品、收費與合約不符),提供有力的反證(如:醫師證書、合法藥品許可證、收據合約等)。針對「主觀感受」(如:效果不好、服務態度差),通常難以提供「反證」。
      • 個資洩露證明: 清晰標示出文章中被不當公開的個人資訊。
      • 公證書 (對法律行動較重要,對Dcard檢舉非必須但更強力): 將侵權網頁內容進行公證,確保證據效力。
    • 你的聯絡資訊: 姓名、Email、聯絡電話(方便Dcard必要時聯繫你)。
  3. 申訴技巧與注意事項:
    • 保持冷靜理性: 申訴內容避免情緒化字眼,用詞客觀、條理清晰。
    • 聚焦「違規」點: 強調文章如何「具體違反規則」,而非只表達不滿。
    • 證據清晰易讀: 提供的截圖或文件要清晰,標示重點。
    • 耐心等待: Dcard 處理檢舉需要時間,通常需數個工作天。
    • 一次說清楚: 盡量在第一次申訴就提供完整資訊和證據,避免來回補件拖延時間。

四、 如果不能刪除,是否能從 Google 搜尋結果中移除?

答案:有可能,但難度很高,且需符合特定條件。 移除的是 Google 搜尋結果中的連結 (De-indexing),並非刪除原始文章。原始文章仍在 Dcard 上。

Google 提供移除搜尋結果的請求機制,主要基於以下理由:

  1. 法律要求: 法院已判決該內容違法(例如誹謗成立),並下令移除。需提供法院命令。(最有力,成功案例2的延伸)
  2. 「被遺忘權」請求 (Right to be Forgotten / RTBF):在台灣適用性有限且標準嚴格。
    • 主要適用於歐盟/英國居民,或涉及歐盟境內的搜尋引擎服務(情況複雜)。
    • 即使嘗試,Google 會衡量公眾知情權與個人隱私權。對於涉及公眾利益(如:消費者經驗分享、專業人員服務評價)的內容,移除請求極難成功。
  3. 個人敏感資訊暴露:
    • 最有機會成功的情況! 如果 Dcard 文章中含有你的「極敏感個人資訊」 且在 Google 上被搜尋到,例如:
      • 身份證號
      • 銀行帳戶或信用卡號碼
      • 親筆簽名圖檔
      • 極度私密且未公開的醫療紀錄圖片
      • 其他法律明定需保護的特種個資
    • 可透過 Google 的「移除個人敏感資訊」表單 提交請求。需明確指出哪個連結的哪部分暴露了哪項敏感資訊,並證明你是當事人。
  4. 過時內容: 實務上非常難成功,尤其是涉及評價的內容。

重要提醒:

  • 移除 Google 連結不等於刪除 Dcard 文章。 文章仍存在於 Dcard,只是比較難透過 Google 找到。人們仍可在 Dcard 站內搜尋或直接瀏覽醫美板找到它。
  • Google 擁有最終決定權。 提交請求不代表一定會移除。
  • 處理時間可能很長。

五、 成功案例參考與實用建議

  • 成功案例1:溝通和解,發文者自願刪文/修改
    • 情況:某診所發現一篇負面心得文,內容主要抱怨術後腫脹期比預期長且客服回覆較慢,用詞較激動但未人身攻擊或洩露個資。
    • 行動:診所院長親自以診所官方帳號在文章下公開、誠懇留言道歉,並提供個人信箱請發文者聯繫。私下溝通後,了解對方主要不滿在於術後衛教支持不足。診所承諾加強該部分,並提供一次免費的關懷療程。發文者感受到誠意,同意修改原文,補充說明診所有積極處理後續,並刪除部分過激用詞。
    • 關鍵:迅速回應、展現誠意、具體解決問題、不爭辯對錯。
  • 成功案例2:法律途徑強制刪文 (較極端案例)
    • 情況:某匿名帳號在多個平台(含Dcard醫美板)散佈針對特定醫師的不實指控(如:謊稱醫師無照執業、使用禁藥、發生嚴重醫療疏失害死病人),並公開醫師住家地址。已明顯涉及誹謗與洩露個資
    • 行動:醫師委任律師:
      1. 完整公證存證侵權網頁。
      2. 對發文者提出刑事妨害名譽(誹謗)告訴。
      3. 同時向法院聲請對Dcard等平台的「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要求平台在訴訟確定前先行下架涉案文章(提出證據證明不實謠言擴散快速,已嚴重影響診所營運及醫師身心健康)。
      4. 法院審理後核發假處分裁定。Dcard依法配合暫時移除該爭議文章。
      5. 後續刑事部分,因檢調查出發文者為競爭對手惡意攻擊,最終判決有罪。
    • 關鍵:嚴重違法事證明確、迅速採取法律行動、運用假處分機制。耗費大量時間金錢。

實用建議總結:

  1. 冷靜評估: 先判斷文章性質是「主觀負評」還是「違法攻擊/洩密」?前者難刪,後者有途徑。
  2. 優先溝通: 嘗試與發文者理性、誠懇溝通,尋求和解或理解。這是成本最低、最可能讓文章消失或軟化的方式。
  3. 檢舉聚焦「違規點」: 向Dcard檢舉時,具體指出違反哪條板規/站規,並提供相關證據(尤其個資洩露或明確不實誹謗)。不要只抱怨內容負面。
  4. 完善官方資訊與回應: 如果是診所/商家:
    • 確保官方管道(官網、FB、Google商家檔案)資訊透明、正面。
    • 主動在負評文下「公開」且「專業」地回應(道歉、說明、提供解決方案),展現負責任態度。好的回應能降低負評殺傷力,甚至扭轉印象。
    • 鼓勵滿意的客戶分享真實正面體驗(需自然,避免造假)。
  5. 法律途徑為最後手段: 僅在證據確鑿、損害重大且符合法律要件時考慮。諮詢專業律師評估。
  6. Google移除難度高: 除非涉及「敏感個資暴露」或持有「法院命令」,否則不要對此寄予厚望。優先處理源頭(Dcard文章)或優化自身網路聲量。
  7. 時間是解藥: 積極處理後,隨著新文章(無論正面或新話題)的出現,舊的負面文章在版面或搜尋結果中的排名會自然下降。持續經營正面聲譽是長久之計。

最重要的是: 處理網路負評需要耐心、策略和專業判斷。評估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且可行的方案,避免情緒化反應使情況惡化。

立即下架 Dcard 負面文章

Author

admin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