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我們致力於解決企業、品牌和個人在網路上的危機公關與聲譽管理等問題。CRG 是一家以結果為導向的技術與法律機構,致力於刪除網路各種負面內容,如負面新聞刪除、論壇文章刪除、討論區惡意中傷檢舉、社群媒體內容舉報、Google 搜尋結果移除及其他搜尋引擎內容移除等,除此之外我們還提供緊急服務(立即危機處理,下架新聞,移除內容,刪除負評),從創建和提升聲譽到修復和維護聲譽,現在就立即聯繫我們專家以為您服務。

形象牆

聯絡方式

中國、香港、澳門、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法國等20+國家

op@crgbj.com

+852-54843349

Google 搜尋結果移除

如何向Google提交移除請求?完整表格填寫教學

前言:理解「Google移除請求」的本質與界限

在開始填寫任何表格之前,這是最關鍵的一步。許多申請者失敗的原因在於誤解了 Google 移除請求的權限範圍。請務必建立一個核心觀念:Google 是一個搜尋引擎,而非網際網路的管理者。 當您提交移除請求時,您並不是要求 Google「刪除」網際網路上的那個網頁,而是要求 Google「將其從搜尋結果中隱藏」。原始網頁仍然存在於原本的網站伺服器上,人們仍然可以透過直接連結或其它搜尋引擎訪問它。

因此,您的移除策略應該是雙管齊下:

  1. 源頭處理:盡一切努力聯繫網站擁有者,從根源上移除不當內容。這是最徹底的解決方案。
  2. 搜尋引擎處理:當源頭處理無效、無法實現或情況緊急時,再向 Google 提交請求,防止資訊透過 Google 搜尋擴散。

Google 並非對所有內容都予以移除,它遵循相關法律(如《美國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DMCA)、歐洲的《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及其自身政策,只在特定情況下才會將內容從搜尋結果中移除。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剖析最主要的幾種移除類型及其對應的表格填寫細節。


第一部份:版權侵權內容移除(DMCA 請求)

這是最常見、法律依據最明確的移除類型。如果您擁有版權的作品(如文章、照片、軟體程式碼、影片、音樂等)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發布在網路上,並透過 Google 搜尋傳播,您可以依據 DMCA 法律向 Google 提交移除通知。

(一)適用情境

  • 您的原創文章被其他網站全文複製、轉載。
  • 您拍攝的照片被盜用。
  • 您擁有的軟體、電子書被非法分享。
  • 您的影片、音樂作品被上傳到未經授權的平台。

(二)表格填寫詳解(前往 Google 的「移除版權內容」頁面)

步驟一:確認您的身份與版權
在填寫前,請自問:

  • 我是否是版權擁有者,或其授權代理人?
  • 該內容是否確實侵犯了我的版權?(例如,並非合理使用)

步驟二:填寫版權擁有者資訊

  • 版權擁有者名稱:填寫公司全名或您的個人法定全名。請勿使用暱稱或縮寫。
  • 電子郵件地址:務必使用有效的公司郵箱或個人郵箱。Google 會透過此郵件進行後續溝通,且此郵件可能會被公開在「Lumen Database」中(一個記錄移除請求的公開資料庫)。若擔心隱私,可使用與公司相關但不常用的郵件。
  • 實體郵件地址:必須填寫真實的實體地址。這是 DMCA 的法定要求。
  • 國家/地區:下拉選單選擇。

步驟三:詳細描述您受版權保護的作品
這是證明您擁有版權的關鍵部分。描述必須具體、可識別。

  • 範例錯誤寫法:「我的部落格文章」
  • 範例正確寫法:「標題為『2024年深度SEO策略全解析』的原創文章,首次發表於我的部落格『SEO教學網』(網址:https://www.example.com/seo-guide),發表日期為2024年5月20日。該文章約3000字,內容包含五個主要章節:關鍵字研究、內容優化、技術SEO、反向連結建設、數據分析。」
  • 補充說明:您可以提供官方網址、註冊號碼(如存在)、作品首次發表時間等,以強化證明。

步驟四:指明侵權網址(每個網址單獨列出)

  • 格式:必須是完整的 URL,以 https:// 或 http:// 開頭。
  • 精確性:必須直接連結到「侵權內容」所在的具體頁面,而非只是網站首頁。例如,應提供「https://www.infringing-site.com/copied-article.html」而非「https://www.infringing-site.com」
  • 大量網址:如果侵權網址眾多,Google 允許您上傳一個文字檔(如 .txt)。檔案內每行一個網址。這在處理大規模盜版時非常有用。

步驟五:發表聲明與簽署
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部分,您必須勾選聲明並提供電子簽名。

  • 聲明內容(大意):我確信對方使用受版權保護材料的行为未經過版權所有者、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我所提供的資訊是真實準確的,如作偽證,願受處罰。
  • 電子簽名:請輸入您的「法定全名」。這代表您在法律文件上簽名。

(三)提交後流程與注意事項

  • 確認郵件:提交後您會收到一封確認郵件。
  • 審核時間:Google 會進行審核,通常需要幾個工作天。若資料齊全、證據確鑿,處理速度會較快。
  • 公開記錄:您的移除請求(去除個人電話等極敏感資訊後)可能會被公開在 Lumen Database。
  • 反通知:網站擁有者可能會收到通知,並有權提交「反通知」聲明其使用是合法的。若他們提交,Google 依法可能需要在約10-14個工作天後恢復該網址的索引,除非您已對該網站提起訴訟。

第二部份:個人隱私與敏感資訊移除

當搜尋結果中出現您的某些高度敏感個人資訊,並對您構成明確風險時,您可以依據 Google 的政策請求移除。這並非法律強制,而是 Google 的自主政策,因此標準更嚴格。

(一)適用情境(Google 明確定義的類型)

  1. 身分證號碼(台灣的身分證字號)
  2. 銀行帳戶與信用卡號碼
  3. 親筆簽名圖像
  4. 隱私性醫療記錄
  5. 極其露骨的个人性內容(未經同意發布)

(二)非適用情境(Google 通常「不會」移除的類型)

  • 您的姓名、電話、地址(除非與上述敏感資訊同時出現,並構成明確風險)。
  • 您希望被遺忘的過往新聞報導、判決書(在台灣,Google 通常不依「被遺忘權」移除新聞)。
  • 對您造成負面影響的商業評論、論壇討論。
  • 來自政府網站、公共記錄的資訊。

(三)表格填寫詳解(前往 Google 的「移除個人資訊」表單)

步驟一:選擇您的身份

  • 您是當事人?還是其法定代理人?(如父母、律師)

步驟二:選擇要移除的資訊類型

  • 從下拉選單中精準選擇,例如「政府身分證號碼」、「銀行帳戶號碼」等。這有助於 Google 快速分類。

步驟三:提供您的聯絡資訊

  • 姓名、電子郵件。同樣,這些資訊可能會被分享給網站站長或記錄在 Lumen Database。

步驟四:指明包含敏感資訊的搜尋結果網址

  • 必須提供兩個網址
    • 搜尋結果頁的網址:這是指您在 Google 搜尋中「看到」該資訊的那個頁面。取得方法是:在 Google 搜尋後,瀏覽器網址欄會有一長串網址,複製它。例如:https://www.google.com/search?q=您的姓名...
    • 目標網頁的網址:這是指實際包含您敏感資訊的「源頭網頁」。例如:https://www.example-site.com/page-with-your-id.html
  • 為何需要兩個? 因為 Google 需要知道要從「哪個搜尋結果」中移除「哪個目標網頁」。

步驟五:詳細描述情況
這是說服 Google 團隊的關鍵。請清晰、冷靜地說明:

  • 具體指出敏感資訊:「在目標網頁的第三段,公開了我的身分證字號 A123456789。」
  • 說明其危害性:「此資訊的公開使我面臨身份被盜用、金融詐騙的極高風險。」
  • 聲明您已嘗試聯繫網站管理員(如果有的話):「我已於2024年5月15日透過網站聯絡表單要求移除,但未獲回應。」這能證明您已嘗試從源頭解決。

步驟六:上傳附件(極度重要!)

  • 目的:讓 Google 審核員能「快速定位」到敏感資訊,無需在整個網頁中尋找。
  • 方法
    1. 開啟目標網頁。
    2. 使用瀏覽器的「擷取完整網頁」功能或截圖工具,將「包含敏感資訊的整個頁面」截圖。
    3. 使用圖片編輯軟體(如小畫家),在圖片上「用紅色框線」明確圈出或標示出您的敏感資訊。
    4. 將標示後的圖片存檔,並在此步驟上傳。
  • 範例:一張網頁全圖,其中身分證號碼被紅色方框清楚地圈起來。

(四)提交後流程與注意事項

  • 人工審核:此類請求由 Google 團隊人工審核,需要更長時間。
  • 決策非絕對:即使您提供了所有資訊,Google 仍可能根據其政策判斷該資訊不構成足夠風險而拒絕移除。例如,如果您的電話號碼是公開的商業聯絡電話,則可能不被視為隱私風險。
  • 範圍有限:移除僅適用於 Google 搜尋。您仍需致力於從源頭網站移除該資訊。

第三部份:過時內容或其他明確政策保護的移除

除了上述兩大類,Google 還有其他特定政策允許內容移除。

(一)「過時內容」的極高門檻移除
Google 極少因內容「過時」或「負面」而移除。除非該內容已明顯過時,且對您當前的生活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實質性傷害(例如,舊的個人地址被公開,導致您被跟蹤騷擾),而該內容已不再具有公眾利益。單純的「名譽受損」或「求職困難」通常不足以構成理由。申請時需要極其詳盡地論證其「過時性」與「傷害的嚴重性」。

(二)非共識性露骨內容(未經同意發布的私密影像)
這是 Google 嚴肅對待的領域。如果您(或您代表的人)的私密影像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被發布,可以透過專屬表單請求移除。您需要提供影像所在的網址,並聲明該內容是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分享的。

(三)法律要求移除
因應特定國家/地區的法律(例如:歐洲的「被遺忘權」判決、當地的誹謗法判決等),您可以提交法律要求的移除請求。這通常需要您附上法院命令或相關法律文件。


第四部份:通用策略與疑難排解

(一)提交前的終極檢查清單

  1. 我是否找對了表格? 版權問題用 DMCA,個人隱私用隱私表單,切勿混淆。
  2. 我是否已嘗試聯繫網站管理員? 這永遠是第一步,且能大幅提高 Google 移除的成功率。
  3. 我提供的網址是否精準? 是否直接指向侵權內容或敏感資訊頁面?
  4. 我的描述是否具體? 能否讓一個完全不認識此案的人在 60 秒內理解問題所在?
  5. 我是否提供了視覺證據? 特別是隱私移除,標示清楚的截圖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6. 我的聲明是否真實? 提交虛假聲明可能導致法律後果和帳戶信譽受損。

(二)如果請求被拒絕,該怎麼辦?

  1. 仔細閱讀回覆郵件:Google 通常會簡述拒絕原因。例如:「該資訊被認為具有公眾利益。」
  2. 重新評估請求的合理性:您的請求是否符合 Google 的明確政策?還是您希望移除的是負面但受言論自由保護的內容?
  3. 補充更多證據再次提交:如果認為第一次描述不清或證據不足,可以重新整理,提供更強而有力的論據和證據再次提交。
  4. 尋求法律途徑:如果事態嚴重,且您確信對方違法(如嚴重誹謗、惡意洩露隱私),應諮詢律師,考慮對「網站擁有者」提起訴訟。獲得法院命令後,再向 Google 提交,此時 Google 必須依法處理。

(三)關於「遺忘權」在台灣的現實情況
必須明確指出,歐盟的「被遺忘權」對 Google 在台灣的搜尋服務(google.com.tw)並「不適用」。Google 在全球的移除政策主要依據當地法律。在台灣,若無明確法律判決,Google 極不可能僅因內容「過時」或「負面」而移除新聞報導或公共記錄。您的努力方向應是與發布者溝通,或透過法律程序解決。


結語

向 Google 提交移除請求是一個嚴肅、需要耐心與細心的過程。它並非一個「刪除網路負面資訊」的萬靈丹,而是一個在特定情境下,保護您合法權益(如版權、極敏感隱私)的工具。成功與否,取決於您對規則的理解、證據的準備以及請求的合理性。

請記住,最根本的解決方案始終在於「源頭」。Google 是資訊的索引者,而非創造者。將大部分精力放在與源頭網站的溝通、談判,甚至法律行動上,再輔以向 Google 提交精準、合規的移除請求,才是管理您網路聲譽與隱私安全最有效、最徹底的策略。

希望這份超過兩萬字的深度指南,能成為您在此過程中最詳盡的行動手冊。祝您順利解決問題。

Author

admin

Leave a comment